采访报道
2018年故事驱动精彩回顾

六问六答:采访周逸芬
故事驱动,2018年5月21日
每个人在不同阶段,会有不同的使命。 和英最初十年,就是单纯出版好书。 但最近这十年,是以图画书为圆心,借由跨界把半径拉远、想画出更大的圆、做一些别人(因为没利润)不愿意做,或没有余力做的事。 跨界的过程很缓慢,比如历时十年完成的《永远的儿歌:米米听民乐》获金曲奖最佳儿童音乐专辑奖、《永远的杨唤》获金曲奖四项入围(最佳作曲、最佳演唱、最佳演奏、最佳专辑)、历时十年刚完成的米米精致动画,获欧洲国际集团青睐,将有深度合作。

六问六答:采访郝玉青
故事驱动,2018年5月14日
我特别喜欢江南七怪。我觉着他们是有缺点的英雄。他们的自负经常使自己陷入困境,但是他们非常有正义感。

六问六答:采访塔雷克 • 博尔博尔
故事驱动,2018年5月14日
比起“所有权”,年轻人更注重“使用权”,可以是流媒体形式下的“观看权”,也可以是付费使用权。这一点对全球很多行业都带来了深远影响,比如音乐领域有Spotify,电视领域有Netflix,交通出行领域有Uber等等。我们已经可以在阿拉伯世界感受到这些变化。我相信这最终会蔓延到有声读物,但可能会慢一些。

八问八答:采访朱赢椿
故事驱动,2018年5月10日
问:您的新作《便形鸟》在创作、成书或宣传过程中最好玩的一件轶事是什么?答:至今还有人问我“便形鸟”是真的还是假的。

六問六答:采訪趙政岷
故事驅動,2018年5月10日
台灣紙書市場應該已跌到谷底了吧!但我們兩年前就這樣想了,至今好像還沒停止。儘管目前極少數頂尖的書在台暢銷的漲勢比以前更快更猛,但絕大多數的書仍在下滑,且已經到了窒息量了。判斷未來,跌勢應已到底。但回溫增長的可能性也不大。

六问六答:采访达瓦尔 • 古塞恩
故事驱动,2018年5月8日
我们是印度数字娱乐领域的领军者。Viral Fever是在网上为年轻印度人打造精彩故事的先驱之一——我们曾制作了印度第一部网络电视剧,并且是印度内容市场最大的品牌公司之一。在印度观众的概念里,Viral Fever与众不同的地方在于我们强调创作有意义的故事——我们所做的内容并不指望观众将信仰摆到让人无法理解的高度,而是创造逼近生活真实的故事并在观众心里撞击出共鸣的火花。

六问六答:采访任晖
故事驱动,2018年5月8日
咿啦看书的定位是儿童数字阅读平台。咿啦看书是全球首家动画书阅读平台,动画书引擎的缔造者。与市场上同类平台或产品相比,咿啦看书最大的优势是不仅可以为儿童提供具备动画、游戏、配音、交互等体验于一身的新一代互动式动画书阅读服务,还能为绘本作者、出版机构提供动画书制作和发行服务。

六问六答:采访黄昱宁
故事驱动,2018年5月7日
每本的解读标准时长在25分钟~30分钟之间,也有几本做成了一小时左右的加长版,比如《战争与和平》。至于是否能在这点时间里讲清楚这本书,要看你从什么角度来考虑了。首先,当然,收听短时间的音频节目,效果不能与你一字一句地阅读相提并论——实际上,没有什么能代替真正的阅读。其次,打个比方,经典文本是栋大宅子,我们的音频节目是给你提供一些进入的路径,给你打开几扇门,几扇窗,送你一张导览图,帮助你走进去以后不虚此行。我尽力要做的是,把这些门窗勾勒清楚,把这张图画得尽量准确。

六问六答:采访安雅 · 冯 · 坎普恩
故事驱动,2018年5月7日
小尼采没有一个特定的年龄。我们会根据不同的故事情节,穿梭在时空的隧道里去寻找在不同人生阶段的他。有的时候,他是个婴儿;有的时候,他是个老人。不过,大多数时候,他只是一个普通的小学生。他也不具备任何特殊的技能或超能力。不过,他喜欢用一种聪明而滑稽的方式去思考一些对他来说很重要的事情。

六问六答:采访黄一琨
故事驱动,2018年5月4日
简书是中国最大的写作平台,这个最大主要包括写作者数量、文章产生数量以及用户数量等维度。简书正在为这样的年轻写作者提供深入和有价值的服务。从某个角度来说,简书是中国的Wattpad。不同于传统的网络文学平台,简书作者的作品范围更广,包括传统网文在内的类型文学,也有商业、科技、教育等等非虚构内容。

六问六答:采访米夏埃尔 · 罗斯勒 - 格瑞申,德国《书业周刊》编辑
故事驱动,2018年4月27日
买书的人数越来越少了,但书的平均价格在过去的几年中却有所上升。最喜欢买书的是年轻人和老年人。由于德国人口结构的变化,到2030年,60岁以上的人口将占全部人口的35%。这意味着,买书人的数量可能还有增加的潜力。

六问六答:采访乔治 · 格格利泽,格鲁吉亚诗人、作家
故事驱动,2018年4月26日
我的诗歌灵感来源于民间神话传说。我的散文讲述了普通人的故事。 格鲁吉亚大约有100家出版社。出版业在格鲁吉亚的国内文化生活中是一个快速发展的领域。让我们感到高兴的是,格鲁吉亚在这方面是高加索地区首屈一指的。

六问六答:采访马提亚斯 · 吕德,奥地利卡拉扬研究所所长
故事驱动,2018年4月18日
想象一下,很多专家认为15年之内将普及量子计算。由于量子算法效率更高,我们将看到计算能力的极大增长,这反过来会对我们构建的学习体系的类型产生巨大影响。如果再考虑到可能会出现的来自智能互联乐器的音乐数据的爆炸式增长,我们很可能会拥有一些我称之为“通用音乐人工智能”的东西。然后,我们将拥有能够与我们并且能够与彼此进行演奏和创作音乐的计算机系统。社会中的创造力水平将空前高涨,也因此,整个社会将拥有更多的创新。

六问六答:采访乌猫,教师、插画师、绘本作者
故事驱动,2018年4月16日
因为这是余光中先生的名篇,其实画的时候还是很紧张的。在具体的技法层面倒真的不太怎么担心,主要是对于呈现的方式和气氛的把握上感到困惑和踌躇。后来在整体感受上有了点儿感觉,把想象中的元素整合到一起的时候,发现因为先生诗作的气场很足,元素的罗列并没有体现出应有的那种深沉而又含蓄的温暖。

六问六答:采访蔡玮,新加坡MXRi合伙人、联合创始人
故事驱动,2018年4月16日
研究表明,多样化的参与模式可以让学生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使用增强现实/虚拟现实手段,学习者可以通过交互式、沉浸式的方式进行互动,获得可视化的内容,从而大大提高理解力和知识的储备能力。从本质上讲,使用增强现实/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很好地呈现一些太大(如太阳系),太小(如人体细胞),太复杂(如飞机引擎),太远(如古代中国)的概念。
2017年新闻报导

8问8答:采访田丰
故事驱动,2017年5月15日
中国目前处于“商业创新”向“基础创新”的关键转型期,从依托“消费密集型市场”转向依靠“人才密集型科技”,共享单车、共享充电宝属于商业模式创新,而“城市大脑”、“刷脸支付”、“量子计算机”属于基础科技创新。
因为“帕累托法则”(80/20法则),互联网独角兽赢者通吃,而MIT最新研究成果表明,人工智能时代存在“超帕累托法则”,擅用“数据智能”的企业会利用数据分析快速提升独特竞争力,市场覆盖由传统的80/20变为10/90、5/95,人工智能将从“屠龙术”变为“生死决”。

8问8答:采访姚文坛
故事驱动,2017年5月14日
内容付费刚刚开始,路漫漫,走着看。慢工出细活,《豆瓣时间》愿意陪伴用户悄悄成为自己。【豆瓣时间】首先是为1 .5亿豆瓣用户提供内容服务的。豆瓣12岁了,它的用户一直热爱读书、电影和音乐,也热爱创作、评分和评论,有很强的参与感和文化消费能力。我觉得,有什么样的用户就有什么样的平台。更直白地说,豆瓣用户是【豆瓣时间】的优势所在。

8问8答:采访史蒂芬 • 奥特(Stephan Orth)
故事驱动,2017年5月12日
我喜欢那种不只是讲旅游的旅行文字。最好的旅行故事一定还会写一些政治和社会方面的问题,一些日常生活的琐事,一些跟大家以往都已经耳熟能详的事情所不同的惊喜故事。只要作家是真的试图去了解一个国家是怎么运作的,并且具有惊人的观察能力和很好的幽默感(还得会对自己的缺点保持幽默的心态),那么他/她就很有可能写出一个很好看的旅行故事。

8问8答:采访斯文 • 汉克(Sven Hänke)
故事驱动,2017年5月11日
主要是因为我经常在互联网上发一些很搞笑的东西吧。五年前,当微博还是一个新生代社交媒体的时候,我就想进入这个不断发展的个人媒体世界中。而且因为几乎没有任何人对严肃的话题感兴趣,我给自己起了个网名叫做“德语老师Sven”,并在微博上发了一些关于德国人和德语的有趣的东西。我还上传了一些我自己唱的德语版的中国流行歌曲的视频。我觉着,这些歌的歌词填得是不错,但我绝对不是一个有演唱天赋的歌手。有些视频还颇受欢迎。然后忽然间我就有了五万多名粉丝。

8问8答:采访阿尔文 • 友班(Alvin Juban)
故事驱动,2017年5月10日
不管是游戏行业还是动漫行业,我们现在最重要的事情是技能的提高。但大量引进外国资深讲师和培训师的支出是相当昂贵的。对于这两个行业来说,总是不断出现新的工具和渠道。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有必要的培训相匹配。对于我们工作室来说,我们正在满怀激情地开发游戏和动画行业的原创作品。我们正在寻求国内数字娱乐领域的突破。与印度及中国相比,我们的市场很小。但是如果我们以产品结合的方式先行一步,做得够快,我们可能会小小地创造一下历史。

8问8答:采访艾哈迈德•拉什(Ahmed Rashad)
故事驱动,2017年5月9日
从消极的方面讲,如果我们是在讨论埃及的情况,那么肯定是“埃及镑”的币值波动及其对物价的影响。从积极的方面讲,我们最近一直在忙一个非常重要的项目,就是重新出版所有的经典图书,让经典变得更为易读,对40岁以下的年轻人更具吸引力。

8问8答:采访爱碧塔 • 达丝(Arpita Das)
故事驱动,2017年5月8日
对于与作者保持良好合作关系的编辑来说,自出版是一个自然要去关注的空间。因为即使没有这样的平台,也会有越来越多的作者自己去出版作品。只要他们有用指尖打字的技术,就不会停止自出版。但是作为编辑,我可以帮助他们改善作品的外观、结构以及质量,帮助他们在市场上进行推广。这是非常令人兴奋的。尤其是我在AuthorsUpFront上经手的书主要是由“告密者”写的。

8问8答:采访赵峰(Stefen Chow)
故事驱动,2017年5月7日
我最近一直挺忙的。我刚从尼泊尔那边的珠穆朗玛峰基地拍了一部纪录片回来。我们在喜马拉雅山上度过了三个星期,在海拔5400米的冰天雪地里呆了八个晚上,给一家新加坡电视台拍了一部纪录片。整个过程非常有趣,也极其艰苦。此外,我今年还有很多其他项目。过去的五年里,我一直不停地出差,到各地去拍摄。就说今年吧,我参与的项目已经从公海拍到喜马拉雅山,从公益项目拍到商业广告。

8问8答:采访朱影
故事驱动,2017年5月5日
坦白地讲,尽管我正在写两本关于软实力的书,但我对软实力这个概念有点厌烦了。我觉着情感共鸣可能是一个更有趣的词。尽管这个词同样令人难以捉摸。在这方面,如果做得好,书籍和视听产品在唤起情感共鸣方面有着同样的吸引力。这也正是故事驱动大会的主旨吧?

8问8答:采访伊莎贝尔 • 法薇尔(Isabelle Fauvel)
故事驱动,2017年5月4日
在脚本分析工作中我们会一直围绕着“讲故事”展开。我们会试着为收到的脚本去寻找一种最佳的方式来契合作家和导演的意图,帮助他们达成合作。 “卖故事”的部分主要体现在寻找合适的书和演员方面,也就是更多的是为制片人找到合适的书、演员和电影项目。制片人委托我们进行研究分析,而不是我们向他们“卖”故事。但是我们会把自己通过各种努力专门给他们找到的书、演员和电影项目呈现给他们。所以这两方面的工作都非常具有挑战性。

8问8答:采访杨文轩
故事驱动,2017年4月30日
我们的教育是抑制孩子想象力和表达力的教育。我接触过一些年轻插画师,美术功底都不错,却缺乏统一价值观,也不知如何用文学和艺术语言来表达这种价值观。而这需要几代人熏陶。这不仅是中国出版业的困境,是整个亚洲文化的困境。博洛尼亚书展期间,与一位来自台湾的出版前辈交流,他与西方出版业有近四十年紧密合作经验,其建议是不要做无谓的努力。以日本为例,在日本经济繁盛时期,也试图文化输出,除了对亚洲周边国家有所影响外,在欧美也是无功而返。如今安安静静偏于一隅,不做任何文化扩张。其实,做一个经济强国也挺好的,何必花冤枉钱充面子!

8问8答:采访卢俊
故事驱动,2017年4月29日
市场本来就是公平而美好的,但是前提是一个真正的市场化的市场,目前来看,童书市场的市场化程度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我们需要更加按照市场规律运作少儿出版产业,如果大部分的竞争主体都是真正的市场化企业,用户的选择也是充分而自由的,行政力量的干预是适度的,这个市场一定会成长为一个健康、有序、公平而美好的市场。市场化的问题需要市场化的政策和解决方案,如果不能遵循市场化的规律,最后市场的主体就很难真正茁壮成长。

8问8答:采访迈克尔 • 诺伊格鲍尔(Michael Neugebauer)
故事驱动,2017年4月28日
虽然全球各个国家的绘本市场并没有很大的不同,但我发现最大的区别在法国和德国市场上。很多时候,在德国做得很好的绘本,在法国就完全不行,反之亦然。这可能是因为法国童书市场更具艺术性和创新性,而德语地区(包括奥地利)的童书市场更为保守。

8问8答:采访曾孜荣
故事驱动,2017年4月27日
去年中信美术馆推出《中国美术史-大师原典》丛书之后,也是机缘巧合,正好“今日头条”创办的“头条学院”也在想推出艺术课程,所以一拍即合开设中国绘画课程。而且大家似乎都感觉,以前脑海中关于绘画的记忆,西方大师的名画,莫奈、梵高、毕加索……占据太多位置,而对于华夏美术的印象,多少有些暗淡模糊。可能是中国画的经典,常常是很长的卷轴,不便于公开展览,印在书上,图像也要缩小很多倍,那些美丽的细节、精彩的笔触,其实浑浊不清、微而不见了。因此,这次互联网上的课程,我主要展示中国名画的高清“局部”,与大家分享“细节”里的中国美术史……没想到效果出人意料的好,大约近40万人收听了课程。当然,我今年会继续课程。

姜峰介绍喜马拉雅FM
故事驱动,2017年4月26日
喜马拉雅FM是中国最大的音频平台,拥有超过3.4亿手机用户,3000万车载、穿戴、音响智能设备用户。喜马拉雅FM是近三年来中国成长最快的移动互联网平台企业之一。

8问8答:采访侯明亮
故事驱动,2017年4月25日
中国原创绘本正在进入创作的井喷期,这是非常令人欣喜的现象,越来越多的出版社开始启动原创绘本的研发,这些原创绘本有些品质极高,特别是在文化内涵方面。如果说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我个人认为绘本最大的魅力在于其儿童视角,不管是具有独特艺术审美的插画绘制,还是寓意深远的文本创作,都应是儿童本位,国内目下此类精品绘本较少。

8问8答:采访朱赢椿
故事驱动,2017年4月24日
什么样的书可以说是“最美书”?
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组合。当然一本书的美主要取决于内容之美。
您什么时候开始关注虫子的?后来怎么就一发不可收拾了?
2007年开始关注的。发现和虫子在一起,不累、好玩。